Telegram是一款由俄罗斯兄弟帕维尔·杜罗夫(Pavel Durov)和尼古莱·杜罗夫(Nikolai Durov)于2013年创立的跨平台即时通讯软件,以其高加密性和隐私保护功能闻名。以下是其核心背景信息:

1. 创始与理念

Telegram的诞生源于杜罗夫兄弟对自由通信和隐私保护的追求。帕维尔·杜罗夫此前创立了俄罗斯社交网站VKontakte(VK),但因与冲突被迫离开后,转而开发Telegram,强调“对抗极权”和用户自主权。其技术核心是开源的MTProto协议,支持端到端加密、自毁消息及分布式服务器架构,旨在规避审查和数据集中风险。

2. 功能与用户增长

  • 功能特色:包括加密聊天、云端存储、机器人自动化服务(如翻译、新闻推送)、群组(支持20万人)及频道广播功能。2023年新增“故事(Stories)”限时动态功能,2024年推出群组语音聊天。
  • 用户规模:从2014年的1500万用户增长至2024年的9.5亿,覆盖俄罗斯、中东、东南亚及欧美等地区,尤其在印度、印尼和德国广受欢迎。
  • 3. 争议与法律挑战

  • 犯罪温床争议:因加密特性,Telegram被指控成为恐怖主义、、儿童等非法活动的平台。2024年8月,创始人帕维尔·杜罗夫在巴黎被捕,法国检方调查其“协助犯罪”嫌疑。
  • 政策妥协:迫于压力,Telegram于2024年9月修改隐私政策,向美国提供用户数据(如IP和电话号码)的案例激增,从2023年的14项请求增至2024年的900项。
  • 4. 商业发展

    2024年Telegram首次实现全年盈利,净利润达5.4亿美元,营收同比增长308%至14亿美元,主要来自订阅服务和广告。其估值在2024年达2100亿人民币,位列全球独角兽榜第11位。

    5. 文化与社会影响

    Telegram被视为“自由主义数字堡垒”,既是反对派的信息阵地,也因缺乏监管成为虚假信息和黑产交易的中心。其发展历程反映了科技、隐私权与监管间的复杂博弈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i-telegtam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